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听取有关意见建议,推动银企供需对接,研究加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工作举措。他提出,要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将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指导性文件。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此次座谈会是央行落实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促进民营经济31条”)的一个重要表态。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金融部门责无旁贷,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那么,央行行长发声强调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潘功胜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出台系列政策举措,与金融机构共同努力,推动民营企业融资持续量增、面扩、价降,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如何更好理解“量增、面扩、价降”的内涵?8月4日,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今年来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企业贷款利率下降成效明显。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历史低位。
持续加大普惠金融力度,成为一个信号。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提出,延长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期限至2024年底,持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接入“信易贷”、地方征信平台等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强化跨部门信用信息联通。扩大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有效落实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制度。
而按照央行的说法,将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至2024年末,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发挥其稳企业保就业的重要作用。
珠海市青年企业家创业合作商会会长贾凡坦言,作为民营企业中的一员,过去贷款并不容易,但今年合作的银行明显增多。他认为,金融政策的调整对企业支持很大,资金成本大幅下降,是普惠金融政策的受益者。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融资难融资贵出现结构性分化。深圳一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在贴息政策加持下,贷款利率跌破2%,有的最低可以达到1.85%,和银行理财出现倒挂。但另一方面,按照公开数据,今年5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7%,尽管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仍高于平均利率水平。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的调研则发现,“相比同等条件、同等信用评级的国有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普遍要高出2—5个百分点”。
对于上述难题,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央行强调“量增、面扩、价降”对更全面优化民营企业融资工作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后续的工作方向看,将加强金融、财政、产业等政策协调配合,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
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也成为央行传递的一个重要声音。按照潘功胜的说法,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扩容增量,强化金融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2022年以来,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政策。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促进民营经济31条”也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扩大覆盖面、提升增信力度。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债券融资是指项目主体按法定程序发行的、承诺按期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一种融资行为,其特点是利息较低,偿还期也比较长,风险相对可控。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也称“第二支箭”。最早在2018年10月,央行即发布公告称,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为经营正常、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增信支持。按照公开数据,自2022年11月扩容以来累计为民营企业发行284亿元债券提供支持。
“虽然监管部门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但受市场风险偏好制约,民企债整体处于风险出清过程中,民企债市场占比较低。”不过,也有债券市场专家提醒,目前民企债券发行困境由来已久且成因复杂,需要综合施策。
国有大行的表态也值得留意。在本次央行座谈会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负责人表示,将,提升民营企业贷款稳定性,支持民营企业债券承销发行。
实际上,在破解融资难、融资贵,为民营企业融资信贷扫清障碍的背后,一直潜藏着金融机构内生动力不足、外部激励约束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难题。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意愿和能力?央行行长潘功胜强调,金融机构要积极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全面梳理绩效考核、业务授权、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尽职免责等政策安排,优化服务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提升贷款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
此番表态,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有效路径。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注意到,早在去年5月,人民银行印发通知要求“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增强敢贷信心可谓首当其冲。按照相关通知,在增强敢贷信心方面,提出健全容错安排和风险缓释机制,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探索简便易行、客观可量化的尽职免责内部认定标准和流程,推动尽职免责制度落地。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不良容忍度监管要求,优先安排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
在激发愿贷动力方面,强调强化正向激励和评估考核,完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机制,提高精细化定价水平,推动普惠小微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日前接受媒体采访认为,当前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破除“贷给民企有风险”的错误观念,要将“两个毫不动摇”落到实处。另外,金融机构要破除抵押品依赖,注重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解决“不会贷”的问题。
实际上,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的意愿,也需要企业端的努力。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建议,在企业端应该深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民营企业管理质量,建立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一言蔽之,这是需要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营造的环境。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或者网友投稿,如您发现有文章有不准确的地方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联系QQ:2124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