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经济观察|有户外帐篷厂家一个月营收超百万露营会是国内旅游业新风口吗?
发布时间:2023-05-27
  200万,20亩地,方瑞开始了他的首次露营营地创业,吸引他投身的,是与自然为伴的生活,和国内露营市场正在展示出的成长潜力。   今年“五一”假期,红星新闻记者随机联系了北京、深圳等地多家户外露营基地,多数营地的门票、帐篷均已售罄。深圳梧桐山一家户外露营地的工作人员甚至建议,当下预订周五到周日或者假期时段的门票,尽量提前一周。   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统计,2022年“五一”假
大家好,我是您的朋友编辑小铭。今天带大家了解更多新的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0万,20亩地,方瑞开始了他的首次露营营地创业,吸引他投身的,是与自然为伴的生活,和国内露营市场正在展示出的成长潜力。

  今年“五一”假期,红星新闻记者随机联系了北京、深圳等地多家户外露营基地,多数营地的门票、帐篷均已售罄。深圳梧桐山一家户外露营地的工作人员甚至建议,当下预订周五到周日或者假期时段的门票,尽量提前一周。

  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统计,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近三成;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主要客源地城市居民休闲空间由城市向周边转移,踏青赏花、民宿度假、非遗体验、郊野露营成为市场主流。

  而露营产业上游厂家在市场变化中迎来机遇。五一假期,江苏昆山一户外产品厂家告诉记者,仅4月一个月,该厂营地帐篷的销售额就达到一百多万元。

  但是,快进式发展的露营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鱼龙混杂。“现有现象可能更多是打卡和拍照的美好,真实到露营的层面就不美好了。”日光域集团董事长孙建东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连营地老板自己都是白天玩露营,晚上住酒店,那这一产业必然不可持续。

  户外生活方式平台“一帐Camplus”品牌总监夏保辉注意到,“创新”还未在露营行业内引起重视。“面对一个新行业的诞生,第一反应是抢占市场,这很关键也没有错,但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创新,现在变成了在抢占市场中第三、第四考虑的因素了,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4月25日,尽管距离五一小长假还有5天,但北京市密云区一家露营基地的负责人范女士告诉记者,营地内30顶帐篷已被全部预订。据介绍,这家露营地每顶帐篷可住两名成年人,租赁单价从200元/顶到1588元/顶不等,营地内洗浴、空调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提供一些娱乐项目,吸引的大多是家庭团体。范女士显著感受到,最近一两年,在国内旅游业遭受影响之际,“户外露营”异军突起,一直保持较高热度。

  从多个机构2022年发布的数据报告来看,今年以来,“露营”热度仍在攀升。马蜂窝平台发布的《2022露营品质研究报告》显示,3月以来,该平台露营搜索热度同比涨幅高达75%。4月清明假期期间,小红书平台“露营”搜索量同比大涨427%,同期,“同程旅行”平台上,全国“露营”搜索量环比上涨98%。

  五一假期前夕,红星新闻记者在小红书平台搜索发现,与“露营”相关的笔记多达272万多条,内容包括露营地选择攻略、装备清单、营地实拍等。

  5月1日,正值假期第二天,记者随机联系了北京、广东等地多个户外露营基地,多数营地门票、帐篷都已售罄,不再接受新的预约。

  深圳梧桐山一家户外露营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只能预约假期后的门票,同时她还建议,想要预订工作日时段的门票,最好提前三天,若要预订周五到周日或者假期时段,尽量提前一周。

  4月下旬,北京出现又一轮疫情。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一些户外露营社群中,部分玩家担心能否如期外出露营,上述位于密云区的露营地也出现退订的情况。不过范女士告诉记者,五一假期仍然是正常开放状态。

  在国内旅游受疫情防控影响的情况下,以户外露营为代表的本地周边短途游正迅速升温。据携程发布的“五一”假期出游趋势预测报告,在多地收紧疫情防控政策的情况下,“省内游” 成为2022年五一假期的主流出行方式。截至4月25日,在携程平台上预订五一出行的订单中有52%为省内游。其中,露营旅行订单较清明假期增长5倍,而且85%倾向选择在本地和周边露营。另据马蜂窝平台统计,在露营圈中,90后、00后游客与重视孩子体验式教育的80后是两大“主力军”。

  “露营热”已蔓延至整条产业链,营地、户外产品品牌方、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第三方平台等,无一不想抓住这段红利期。

  方瑞曾是浙江湖州一景区的餐饮部经理,2021年底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与家乡的城山沟景区合作创建露营营地,内设帐篷酒店,可以拎包入住。今年6月份,方瑞将迎来首波客人。目前他在营地建设上投入了160万左右。“人工费和建设原材料方面投入较大,装备(价格)的话其实还好。”

  前述北京密云区某户外露营基地的范女士表示,该营地目前正在扩张规模。“到了6月份,园区将有几十亩地都是露营地,容量能达到几百人。”

  孙建东在清明假期时已经感受过市场的温度。“今年清明节假期我们的客流量创历史新高,比疫情前还要多,整体营收比疫情前翻了两到三倍。”

  孙建东透露,整个露营产业中,营地乐园项目目前更吸引资本。“因为它是体量相对较大的项目,我们在做的这种流水都在3000万左右,连锁化以后会有规模效应。”

  从露营行业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3月,精致露营品牌嗨King野奢营地获百万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知名轻奢帐篷厂商“博庭旅游”。更早之前,2021年11月初,户外露营生活方式品牌“大热荒野”获得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当月底,“大热荒野”再获超千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

  而最新一笔披露的融资,是中国户外装备品牌挪客Naturehike。2022年4月6日,这家位于浙江宁波的户外品牌公司宣布获得钟鼎资本近亿元融资支持。

  天眼查平台显示,2022年以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全国已新增7000多家露营地相关企业(露营地相关:名称或经营范围含有“露营地”)。在2020和2021年,全国分别新增超8000家和超15000家露营地企业。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至299.0亿元,预计2022年增速达18.6%,市场规模达354.6亿元。

  露营营地市场规模扩大给户外产品相关厂家也带来了机遇。江苏昆山某户外用品公司王佑(化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仅4月一个月,该公司生产的营地帐篷总营收就多达一百多万。该公司报价单显示,价格最高的一款帐篷单价在3000元左右,直径3米、价格最低的一款帐篷单价是1450元。

  “我们订单主要来自北京、杭州、广州、成都等地,也包括部分国外客户。遇到大的单子,一单就有十几万左右。”

  中研普华发布的《2022中国野外露营帐篷市场规模与行业发展前景》报告显示,国内某电商平台自2022年1月份以来,户外帐篷成交额同比增长119%,户外长椅成交额同比增长239%。其中,大型帐篷、天幕、折叠桌椅等露营装备都有2倍以上的增长。

  户外生活方式平台“一帐Camplus”通过链接商家、消费者,帮助一些户外品牌设计露营场景和内容产品,也在产业链中找到了自身坐标。

  “现阶段盈利渠道主要通过品牌赞助、品牌合作为主,并同步在研发各类联名产品。”一帐Camplus品牌总监夏保辉介绍,目前,该平台已经联合了全国500家合作营地、20余家合作旅游综合体、100余家地产开发商等优质资源,且在消费者端还拥有25万核心用户。

  如何理解当下的“露营热”?夏保辉认为,这与疫情下人们出游受限有关。“在政策和安全允许的情况下,露营或许是最优解——既能提供户外体验,又保证了人身安全。”

  日光域集团董事长孙建东则认为,除了疫情影响之外,“露营热”还与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有直接关联。“它们让‘露营’变成一种时尚”,使其不再独属于小众群体,能被更多人知晓。

  “当然,‘露营热’并不能简单归结为‘网红效应’的结果。”孙建东认为,当社会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在工作之外会产生回归自然、去往户外的需求,而“露营”则是承载这类需求的一个场景,“露营是一种生活方式。”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殷平表示,露营能在国内迅速起步,原因在于市场条件已经具备。“从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需求的对应关系来看,我国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这意味传统意义上的观光、度假类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大家开始青睐个性化的专项产品,多元化的度假需求会涌现。”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多个社交媒体上均有游客反映,实际的露营并没有宣传照上那般美好,他们遇到的问题包括环境嘈杂、安全隐患、厕所淋浴设施不健全、营地活动项目同质化等。

  从“露营元年”2020年开始,一路猛进的露营行业就面临运营管理跟不上、复购率低的问题。“现有现象可能更多是打卡和拍照的美好,真实到露营的层面它就不美好了。”从业16年的孙建东表示,这是因为很多营地现在并不重视用户体验。

  在这一点上,孙建东很是自豪,他的营地项目一直强调用户体验。“来得最多的客户一年会来35次。”孙建东介绍,“日光山谷”营地有四个露营服务中心,淋浴房、卫生间、洗衣房、公共厨房全部配套到位。在孙建东看来,既能搭个帐篷,又能拥有像家里一样的所有配套设施,才是客户需要的。

  夏保辉发现,对一些品牌来说,“创新”已经让位于“抢占市场”。“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他认为,在行业发展初期抢占市场无可厚非,因为企业需要生存。但随着行业发展,品牌应该把重心转移到创新上,尤其是要创造出符合国内市场审美、价值观和实际需求的产品,这样才能推动文化进步。“一帐现在更多是帮助品牌创新场景和内容,但产品本身的创新还是要靠品牌方自己迭代。”

  孙建东透露,为避免同质化市场竞争,“日光山谷”每年会强制迭代30%的内容,客户评价较低的内容也会及时撤下,以保证客户每次来都会有新鲜体验。

  越来越多的“营地+”表明,露营营地正朝着多样化、创新化方向发展。据艾媒咨询报告,目前已经出现了“营地+景区”“营地+田园”“营地+研学”“营地+体育”、“营地+玩乐”、“营地+演艺”等发展模式。

  方瑞选择的正是“营地+景区”,他认为,未来更多的营地会成为风景区的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营地的盈利模式与景区类似,也是依靠门票费和园区内游客消费。

  在孙建东看来,露营可开拓的产业空间远不止此。他认为,未来“景区”或将慢慢消失,而“营地”会更多地出现。“营地是什么?营地本身是人到大自然里的一个临时居所,人在自然里的‘第二个家’。当更多营地出现后,它其实就是自驾游的落脚点和集散地,那么整个中国现在有3亿多的自驾用户,所以你可以想象这个产业空间会有多大。”

  作为露营行业的初创者,方瑞清醒地认识到,行业不久后将面临一次洗牌。“有特色的营地会留下来,但是圈钱的、没有文化气息的营地将被淘汰。”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殷平表示,从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来看,露营行业还会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她同时指出,营地的规范性管理方面需要加强监督引导。“目前户外露营管理方面既涉及行政主管部门,又有行业协会,因此,需要协同部门职能,加强协调机制的建立,引导行业发展。”

  “露营产业正在向规范化过渡,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孙建东相信,先往前走,当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之后,国家标准也会逐步跟进,当下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也将得到优化。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或者网友投稿,如您发现有文章有不准确的地方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联系QQ:21241043】